媒體報道
【新華網】強信心•走進百企丨強化醫藥全產業鏈布局 讓世界認可中國制藥
2023-02-23
  編前語:面對新冠疫情的持續沖擊、世界經濟的持續疲弱,過去一年,我國經濟仍然實現同比3%的增長,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。這殊為不易的成績,是我們開拓前進的信心所在。信心,比黃金更寶貴。2023年,我們面對的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,動蕩不安的外部環境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加深。然而,中國經濟韌性強、潛力大、活力足,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變,人民的信心正不斷增強。
  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新華網推出融媒體欄目“強信心·走進百企”,通過深入的采訪調研、豐富的融媒形式,與您一同見證廣大企業開拓進取的蓬勃活力,見證中國人民拼搏奮斗的堅定信心。
  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(肖寒)新春伊始,萬象更新。國內一批醫藥企業正鉚足干勁、開足馬力、創新提質,走進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機器運作聲不絕于耳,制劑各部門、車間積極投入到新年開局中,確保一盒盒藥品保質保量供應。
  “這些年,我們不斷改進生產工藝,創新生產模式,產品質量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。”華海藥業黨委書記、副總裁郭斯嘉說。作為浙江省醫藥產業代表企業之一,華海藥業的生產車間內每天都在上演著數字化互聯互通、深度融合的繁忙景象。
2023年2月15日,華海藥業制劑車間內,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生產前的準備工作。
  堅持“引進來”“走出去” 融入新發展格局
  在華海藥業制劑包裝車間內,一排排剛剛生產完成的制劑產品正等待員工進行最后的分揀和包裝。在這里,所有的藥品都會被裝進一個個箱子內,集中運往海內外地區進行銷售。一名正在參與裝卸的工作人員介紹說:“為將產品運往各地,目前生產區建有多個車間及高架立體倉庫,保障了藥品跨區域對外流通。”
  “十四五”以來,我國醫藥企業的國際化探索漸入佳境,從化學原料藥進入國際市場,到仿制藥出海,再到創新藥全球布局……越來越多的中國制藥企業在海外市場收獲一席之地并獲得高額回報。海關數據顯示,2022年上半年,中國醫藥保健品類產品進出口額1279.63億美元,同比增長1.28%。從重點市場表現看,中國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出口和進口、對RCEP成員國出口均呈現兩位數增長,遠高于行業進出口整體增速。
2023年2月15日,華海藥業制劑包裝車間內,工作人員正在觀察包裝設備運行情況。
  成立于1989年的華海藥業,2004年就提出了國際化戰略,奠定了制劑出口領域的領先優勢。“截至2022年底,華海藥業獲得FDA批準的ANDA文號超80余個。”郭斯嘉介紹,在目前仿制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,華海藥業依靠自身明確的綜合質量成本優勢和規模化供應,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增長趨勢。
  郭斯嘉說,盡管面臨諸多挑戰,華海藥業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實施‘引進來、走出去’政策,讓世界認可中國制藥。近年來,我們與輝瑞等跨國制藥企業的合作漸次落地,領域布局亦日漸成熟。未來,華海緊密圍繞全球化發展戰略,加快推進“難”、“偏”、“新”等高端制劑研發;進一步加速中國、美國、歐洲等多點位業務產線的研發布局,積極打造原料藥、仿制藥、新藥的多版塊、全方位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。
  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優勢 提升高品質藥品可及性
  2022年9月,工信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將開展醫藥產業鏈強鏈補鏈行動,聚集薄弱環節,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攻關,持續提升關鍵核心競爭力。
  “只有不斷完善醫藥產業鏈構建,才能更好地讓世界了解中國制藥。”郭斯嘉舉例說,近年來,華海藥業以醫藥中間體和特色原料藥為起點,在做強、做大特色原料藥產業的同時,積極向產業鏈下游高附加值的制劑領域延伸。
  浙江臨海、江蘇如東,分布著華海藥業的原料藥生產基地。心血管、精神類、抗病毒等一系列原料藥都將從這里產出,并銷往世界各地。據了解,目前華海藥業已經與全球800多家制藥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,產品銷售覆蓋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據2022年5月美國IQVIA統計顯示,華海藥業在美國市場銷售被納入統計的43個產品中,有24個產品的市場份額占有率位居前三。
2023年2月15日,華海藥業制劑車間內,工作人員正在調試儀器參數。
  產業鏈與產業結構上的創新,為醫藥企業在新發展格局下指明了發展方向,包括華海醫藥在內,越來越多的制藥企業正進一步發揮其制造優勢,持續提升關鍵核心競爭力,以更高水平進入國際市場,為全球健康事業作出積極貢獻。
  “新的一年,經濟在逐步復蘇,醫療行業也在朝回暖的方向邁進,我們對醫藥行業的實體經濟發展充滿信心。”郭斯嘉的話,洋溢著對中國經濟復蘇的美好憧憬,“對于華海藥業而言,我們將始終秉持‘品質+創新’的核心價值觀,充分發揮現有的產業優勢,積極拓展國際市場,穩步推進全球布局,以優質藥品惠及國內外患者,讓世界認識中國制藥,認可中國制藥。”郭斯嘉說。